个人简介
1975年3月,出生,男,汉族,山西芮城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淮南工业学院(现为安徽理工大学)矿井建设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9~2002年在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工程处工作;2005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1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6月从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5至今在安徽理工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会员。
获奖教学成果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第五,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15年
获奖科技成果
1.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第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利奖二等奖,2016
2.锚网加固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测试系统,第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利奖二等奖,2016
3.预裂爆破回采巷道基本顶岩层控制围岩变形的方法,第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利奖二等奖,2016
4.高地应力厚大难采矿床多中段无矿柱连续开采地压监控技术研究,第九,中国有色协会二等奖,2012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刘增辉,高谦,姚维信,靳学奇.金川Ⅲ矿区破碎站硐室施工变形监测与优化控制.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9(1):60-66, 2012.
2.刘增辉,高谦,郭慧高,杨晓柄.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稳定性评价及动态监测系统.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9(3):444-450, 2012.
3.刘增辉,高谦,华心祝,吴玉华,付昆岚,刘瑜.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的时效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4): 465-469.
4.刘增辉,高谦.深部采场构造可动块体失稳风险分析与预测[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13(4):169-172.
5.刘增辉,高谦.采场整体失稳评价可靠度分析与风险预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8):70-77.
6.刘增辉,高谦.两中段开采的水平矿柱失稳影响因素分析与方案优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11):23-27.
7.刘增辉,高谦,许凤光.基于光纤技术的井筒围岩稳定实时监测系统实用技术.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3.35(2):230-235.
8.刘增辉,高谦,董璐,岳斌.地下大跨度破碎站硐室稳定性可靠度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 2010, 34(6):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