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75.1-),男,宁夏固原,博士,教授,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院长、滁州学院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地理学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主任、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安徽省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理事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区域发展与规划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地理信息协同创新联盟秘书长、安徽省高校GIS应用技能大赛组委会秘书长。
1993.9-1997.6,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工程专业本科学习,工学学士学位
1997.6-2002.8,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主要从事测绘标准制修订及GIS应用系统研发工作
2002.9-2005.6,西北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习,理学硕士学位
2005.9-2008.6,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习,理学博士学位
2007.6-2007.8,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环境学院访学研究
2008.7-,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历任地理信息科学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副所长,现任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院长、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0.9-,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访学者、安徽省发改委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专家
主要奖项
1.高保真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与应用技术,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颁奖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省部级奖项,排名第三,2011
2.并行环境下数字地形分析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机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省部级奖项,排名第十,2015
3.南京市江南六区精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全国优秀测绘工程二等奖,颁奖机构: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省部级奖项,排名第十,2017
4.单一师专升本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调整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颁奖机构:安徽省教育厅,排名第四,2015
5.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GIS实践教学小学期研究,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颁奖机构:安徽省教育厅,排名第一,2013
6.应用型高校地理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颁奖机构:安徽省教育厅,排名第三,2012
7.新建本科院校地理信息科学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颁奖机构:安徽省教育厅,排名第一,2015
8. GIS专业实践性环节教学研究,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颁奖机构:安徽省教育厅,排名第二,2011
9.首届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机构: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2012
10.安徽省优秀教师,颁奖机构:安徽省教育厅,2014
11.安徽省首届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颁奖机构: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
12.高校GIS新锐,颁奖机构: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GIS)论坛组委会,2012
13.地理信息系统教育与科学普及特殊贡献奖,颁奖机构: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2012
14.第二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颁奖机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2013
15.安徽省首届高校GIS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奖机构:安徽省人民政府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委员会,2010
16.安徽省第四届高校GIS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颁奖机构:安徽省人民政府地理信息工作委员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2013
17.ArcGIS全国开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颁奖机构: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9、2010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C.Wang, S.B. Dai, L.S. Ran, L. Jiang and W.T. Li. Contribution of River Mouth Reach to Sediment Load of the Yangtze River,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2015.4, SCI检索.
2. Chun Wang, Yang Tao, Lai Liu, Ling Jiang.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EM terrain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Gre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 in Geoinformatics 2014. EI检索.
3.王春,汤国安,戴仕宝,江岭,王靖. DEM地形描述误差场量化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9, 39(9):1074- 1079, EI检索.
4.王春,江岭,陈泰生,杨灿灿.基于Pfafstetter规则的流域编码算法并行化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5,17(5):556-561.
5.王春,李虎,杨军生,杨灿灿.新型格网DEM等高线生成技术与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2,17(2):160-165.
6.王春,顾留碗,陶旸,刘玉婵. DEM地形描述误差(Et)计算模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9,16(5):699-706.
7.王春,江岭,徐静,杨灿灿. DEM地面形态重构方法的精度差异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7,30(4):18-23
8.王春,汤国安,刘学军,陶旸.特征嵌入式数字高程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10, 34(10) :1149-1154. EI检索.
9.王春,刘学军,汤国安,陶旸.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2, 34(2): 46-49. EI检索.
10.王春,陶旸,贾敦新,朱雪坚.规则格网DEM地形描述形态精度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 2008, (1): 46-52.
11.王春,汤国安,李发源,朱雪坚,贾旖旎.基于DEM提取坡谱信息的不确定性[J].地球信息科学, 2008.8,10(4), 539-545.
12.王春,汤国安,李发源,杨昕,葛珊珊.坡谱提取与应用的基本地域条件[J].地理科学, 2007.8, 27(4):587-592.
13. Wang Chun, Tang Guoan, Ge Shanshan, Li Zhanbin, Zhou Jieyu1. Simulation of the Erosion and Drainage Development of Loess Surface Based on GIS[J],in Geoinformatics 2006. EI检索.
14. Wang Chun, Tang Guoan, Dunxin Jia, Yini Jia. Accuracy of difference associated with gri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J],in Geoinformatics 2007. EI检索.
15.王春,汤国安,张婷,李占斌,肖学年,吴良超.黄土模拟小流域降雨侵蚀中地面坡度的空间变异[J].地理科学, 2005.12, 25(6): 683-689.
16.王春,汤国安,张婷,李占斌,王雷,吴良超.黄土在降雨侵蚀中地面坡度变化的高分辨研究[J].山地学报, 2005.10, 23(5): 589- 595.